冷冻经济鱼系列

成都超市1斤散装海鲜冻品4两冰引发热议

发布时间:2025-05-14 栏目:冷冻经济鱼系列

  ●网友热议 网友不易在一超市买了500克冷冻鱿鱼须,回家倒掉水后一称只剩300克,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冷冻海鲜保鲜用的冰,这么多有必要吗?

  ●记者调查 对于袋装水产品,按照相关规定,均应该标注净含量,职能部门执法有法可依,但对于散装水产冻品,则没有针对保鲜冰衣厚度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

  ●业内说法 将冷冻海鲜的含冰量控制在5%~10%即可保鲜,再多加裹冰纯粹是为增加重量,从中牟利。

  超市冻海鲜藏猫腻,海鲜价格买了自来水!前日下午,成都全搜索网友在龙门镇论坛报料称:前不久,他在一家大超市购买了500克冷冻鱿鱼须,等回到家后,鱿鱼须上的冰化成了半塑料袋水,他倒掉水后一称,鱿鱼须只剩300克。

  不易说,其实只要仔仔细细地观察超市的冷冻食品柜就会发现,不论是海鲜还是冷冻的鸡鸭,都有一层薄冰附在上面。不易还附了一张图片,画面上,一条鱼被冰块厚厚包裹,非常抢眼。

  不易在网上查了一下,根据冻海水鱼及水产冻品的定义,企业在生产的基本工艺上须镀冰衣或包冰被,目的是保证冷冻水产品在贮储、销售过程中的质量。

  然而,真有必要加那么多冰吗?不易的遭遇引发网友共鸣。

  一位网友回帖说,他去超市买冷冻海鲜,都会尽量把冰敲下来。而另一位网友说,他从来都是把冰层抠掉了再过秤的。还有一位网友说,他一般是一进超市就先买好,抠个小洞放在购物车里,逛了半个小时以后,准备出超市时再去过秤。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盐市口的一家超市里看到,超市的海鲜柜里摆放了很多冷冻水产品,且外面都被一层冰衣包裹着。记者看了下鲳鱼,上面的冰衣至少有2毫米厚。记者询问是不是能够先除冰后才称秤,一位销售人员表示,这些冰衣运输过来时就有了,加冰需要非常有技巧,超市没有能力将其周围加得厚薄几乎一样。对消费的人的确不公平,有的至少占一半重量。这位销售人员建议,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冰衣薄一点的水产品。

  成都商报记者还注意到,同一种商品,如一个品牌的虾,冷冻虾的价格为15元/斤,而冷鲜虾的价格为18元/斤。在附近的冷冻柜台,一位太婆正在用手使劲去掉上面的冰。而一位小伙则表示,他选择冰冻鱼时,一般都两两对碰,把冰敲掉再过秤,超市的销售员对此也不反对。

  下午3时38分,记者随机购买了三种散装水产冻品,分别是500克冻小耗儿鱼,506克冻沙丁鱼和620克冻鲳鱼块,分别花了9.96元、6.98元、20.51元。离开冰柜后,三袋冻鱼开始慢慢解冻,水一部分沉积在包装袋里,慢慢往外渗。

  下午5时15分,记者在菜场公平秤戳破3个包装袋进行了称重,结果是:小耗儿鱼还剩410克,冻沙丁鱼还有470克,鲳鱼块只剩520克,三袋冻鱼分别瘦身了90克,36克和100克,占原称重量的10.8%,7.1%和16.1%。

  菜场的工作人员笑着说:冰都还没化完,现在天气不热,要是在夏天,感觉会更明显,比如你买了冻鳕鱼,看起来很大一坨,不多久你就会发现鱼变小了,起码少掉三分之一。

  随后,记者又来到伊藤洋华堂超市、伊势丹百货超市和王府井百货超市,发现这三家超市销售的大部分水产冻品采用的是真空包装,从肉眼上看,附在这些水产品身上的冰不多。

  而在青石桥水产品批发商业市场,一位店主表示,这里销售的都是鲜活水产品,所以不用在外加冰,最多在死去的水产品下放冰,防止腐坏。

  为了防腐和保鲜,在水产品上加冰无可厚非,但加多少才是合理的,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袋装的水产品,按照《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均应该标注净含量,所谓净含量,是指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商品的量,冰冻水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净含量不应包括冰衣的重量。

  而浙江瑞安市去年出台的冻品包装计量的自律机制《水产冻品(小黄鱼、鲳鱼)包装计量监督管理公约》要求,水产冻品定量包装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水产冻品的净含量,并且净含量最少不能低于4千克;包装外须明确注明产品规格与条数。并规定每批次水产冻品包装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者等于其标注净含量,单位最大允许短缺量为净含量的5%。

  虽然对于袋装的水产冻品,相关职能部门有法可依,但对于散装水产冻品,则没有统一的全国标准。

  记者从市质监局、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并没有针对水产冻品外的冰衣厚度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市质监局计量处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散装水产冻品中为了保鲜可以加多少冰,没有相应的法规规定。他认为,能够最终靠立法程序,促使散装水产冻品加冰含量的规范化,比如要求水产冻品在解冻后,商品重量不能低于购买时的80%。

  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关于水产冻品要添加多少水保鲜,没有相应的明确标准,因此相关执法部门也不能对商家做出强制要求,比如标出含水量等。

  据《中国质量报》报道,一名长期从事冰冻水产品销售的人士称,水产冻品的含冰量控制在5%~10%即能够达到产品保鲜的目的,再多加裹冰纯粹是为增加重量,从中牟利。有的分销商为了牟利,层层加冰,坑害了消费者利益。

  针对水产冻品过分加冰保鲜的情况,省消委会和市消协均未接到过有关此事的具体投诉。省消委会秘书长刘亚兵认为,在目前没有具体法规监管的情况下,往水产冻品中加入过多的水是一种商业道德问题,加水过多,问题到底是出在生产方,还是销售方,现在也没办法查证。

  刘亚兵提醒市民,在购买散装水产冻品时,可以主动要求剔除其中的纯冰块,或是选择含冰较少的产品。他还说,在相关立法过程中,将提出诸如规定含冰比例之类的建议。

  成都市消协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在收集足够数量的相关案例后,向市民发布消费提示,希望市民能够理智消费,共同制约不合理的行为,推动行业的诚信经营。

推荐产品